主页
知识大厅
搜索
账户
常见问题
当前学科:建筑工程概预算
题目:
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逐步建立以( )为主的价格机制。
A. 政府、企业协调价格
B. 政府指导价格
C. 市场形成价格
D. 政府指令价格
答案:
<查看本题扣1积分>
查看答案
问题答案不对?抱歉,搜索引擎优化导致页面变化,请尝试站内搜索,远程教育试题库
推荐知识点:
简述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》所界定的知识产权范围。
谈谈教学语言的运用技艺(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论述。)
简要回答公司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
企业市场营销管理过程的第一步是
简述成本领先与价格战的关系。
砌块砌体的灰缝厚度和宽度是多少?
下列叙述正确的是()
该病例的主要护理诊断(至少列举5条)。
索赔案例:人工费索赔 某框架结构工程有钢筋混凝土柱100m3,测算模板1000m2,由于支模工作内容发生许多干扰事件,造成人工费的增加。支模承包商对人工费提出索赔要求。 合同报价中约定:预算支模用工为4h/m2,工资单价为100元/天;模板报价人工费为(4h/m2×1000m2 )/(8h/天)×100元/天=50000元。 实际情况:在实际工程施工中按照工程师测量、用工记录、承包商的工资报表记录显示:由于工程师指令工程变更,实际钢筋混凝土柱工程量为110m3,模板工程量为1100m2,模板小组30人共工作了20天(8h/天)。 承包方索赔额:实际模板工资支出100元/天×20天×30=60000元 实际工作人工费增加 60000元-50000元=10000元 承包商工人等待变更停工8h,增加人工费:30×100元/天×8h/(8h/天)=3000元 人工费共增加 10000元十3000元=13000元,承包方索赔额为13000元。 按实事求是的原则,工程师对索赔额的分析计算结果应该是什么?
医学模式
本网站数据均来自互联网 --2018